簡單介紹測量牛奶中抗生素的原理及方法
更新時間:2022-11-11 點擊次數:1398
如果飲用含有抗生素的牛奶,可能會引起飲奶者出現過敏反應,長期飲用,還可能引起細菌的耐藥性,造成人體腸道內菌群失調,抑制一些有益菌的生長。此外,含有抗生素殘留的牛奶,可以抑制乳酸菌的生長繁殖,這樣的牛奶就不能加工發酵乳制品。測定奶中殘留抗生素常用TTC法,其原理和方法如下。
(1)原理指示劑2,3,5-氯化三苯基四氯唑加入接種菌群的奶中進行培養,有抗生素,則奶不顯色,因為細菌不繁殖,TTC指示劑不被還原;反之,則TTC還原顯紅色,說明奶中無抗生素存在。
(2)方法取奶樣9毫升注入試管內,于80℃水浴5分鐘,冷卻至37℃以下,加菌液1毫升,于37℃水浴中保溫培養2小時。加TTC 0.3毫升(濃度為4%左右),于37℃水浴中繼續培養30分鐘,觀察其顏色變化,如奶變紅色,則為陰性;若奶仍為原色,則繼續培養30分鐘,進行第二次觀察,仍為原色者,則為陽性;由淡紅色→桃紅色→紅色為陰性。用此法檢測各種抗生素的敏感度如下:青霉素0.004國際單位/毫升奶;鏈霉素0.5國際單位/毫升奶;慶大霉素0.4國際單位/毫升奶。
現在,已經開發出了抗生素快速測定儀,檢測牛奶中的抗生素。